因為7/5預定發薪日,存款僅餘10萬元,不足全額發薪所需的13萬,所以經當天編採會議共同決定,《焦點事件》工作人員拒絕給付勞務,到可以全額發薪為止,7月13號,隨著月定額捐款逐日進帳,薪資全額發放,工作人員同意復工。
《焦點事件》財務發生狀況已經有一段時間,此次無法全額發薪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即時處理財務問題所致,在此僅向所有工作人員、支持者與讀者致上最深的歉意。
7月份發薪之後,接下來更大的挑戰是8月份。
在再繳兩個月勞健保費後,7月底帳戶恐怕將會歸零,所以,7月份我們需要募到足以維持下個月發薪安全存量的13萬單筆捐款。
此外,造成存款持續下滑的根本原因,是日常的收支長期失衡,必須將目前每月11萬元左右的月定捐,拉昇到13萬元的水準,否則難以維持日後收支的平衡。
這「兩個13萬」,將是我們7月的挑戰,而累積兩年的「帶路博弈基金」,也由於日常支用和廣島採訪而用罄,也需要在最短時間內補足,讓計畫或可能突發的出國採訪可能執行。
懇請大家支持。
為什麼會這樣?
以目前我們的規模,要觀察財務穩定性的重要指標是:「兩個13萬」;「月底存款餘額」13萬及「每月定額捐款」13萬;首先我們看「月底存款餘額13萬」這個指標:
去年(2022)4月底,存款餘額就已經出現不足13萬的情形,到9月,甚至出現負數;這個時候,為什麼還可以發出薪水?那是因為還有一筆20多萬的「帶路博奕基金」,存款加上基金月底餘額如下圖:
「帶路博奕基金」是我們為了因應「帶路博奕計畫」,特別是出國採訪所需,從2020年1月起,提撥每月結餘的一半,到2022年1月,累積超過20萬,停止提撥,如非計畫所需,不應動用的款項,而財報上「存款為負值」的情況,就是動用到了基金。
月底存款不足的根本原因,是「第二個13萬」,也就是構成我們「固定收入」基礎的「月定額捐款」的下降,到2022年10月,已經跌破13萬,並且持續下滑:
在這種情況下,應該立即採取示警措施,公開揭露財務狀況,並且加強募款,但是當時並未積極採取有效的措施;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5月的「廣島G7峰會採訪」,這一次採訪,屬於「帶路博奕」出國採訪項目,花費約10萬元。
此時,日常的支出已經動用基金額度約3萬元,6月19號,基金支出全部採訪經費之後,僅餘7萬,導致月定捐逐日進帳後,到7月5號,包括基金在內的所有存款僅餘10萬元,不足支付全部13萬的薪資所需。
還缺多少?
一、月底13萬存款
依據「兩個13萬」的財務安全指標,目前《焦點事件》急需在7月底保留13萬存款,以因應8月5號發薪所需。
因為財務狀況,6月份勞健保約2.5萬未付,加上7月份也還有2.5萬勞健保,所以7月份這部份需要支出5萬。而今天發薪後,月底能累積的大約是月定捐的半數,也差不多是5萬,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單筆捐款補充,7月底存款餘額將會歸零,8月5號發薪日將比起7月5號存款餘額更少、距全額發薪更加遙遠。
也就是說,目前我們最急需的是13萬的單筆捐款,使8月底能夠維持「13萬」的安全存款額。
月單筆捐款13萬不是一個簡單的目標:
從經驗來看,《焦點事件》開始募款的83個月以來,只有7個月單筆捐款是超過10萬的,而且這7個月裡,有三個月是因為該月有單筆金額10萬的捐款,而單捐款超過10萬的7個月,全部都是10月到隔年2月的「年底或者年初」,容易募款的季節,從沒有在3月到9月這些募款相對較困難的「年中階段」,達到「單筆捐款10萬」的經驗。
二、月定捐13萬
即便7月可以募到13萬的捐款,那也只是滿足8月發薪的需求,之後是否能夠正常發薪,取決於收支間的平衡,目前我們的月支出大約是17萬(2022/7到2023/6,扣除「帶路博奕」支出後,平均支出171,133,其中人事支出月均為159,704,佔總支出約93.2%)。
而今年6月底,月定額捐款餘額為110,747元,已經逼近11萬關卡,這意味著今後每個月都需要募到6萬元單筆捐款以上,才能夠達成收支的平衡;一樣從歷史看:
我們的單筆款最高的一年是2019年的711,744元,平均一個月都不到6萬,而今年前六個月,總單筆捐款更是只有223,224元,平均只有3.7萬;更何況單筆捐款的起伏非常大,本來就不能用平均值來看,要讓收支穩定,唯一的方法,就只有拉高月定額捐款,最少需要在最短期間內,恢復到13萬以上的水準。
三、帶路博奕基金
就如前面所說的,「帶路博奕基金」是為了執行帶路博奕計畫,特別是出國採訪所需,是2020、2021,每個月提撥結餘的一半,累積了兩年存下來的錢;在達成「20萬」這個目標後,維持216,853元一段時間,現在因為日常開銷花掉一半,廣島G7採訪又花掉另一半,已經見底。
很巧,或者說很不巧地,在基金累積的時候,因為COVID疫情的關係,幾乎沒有機會出國,所以沒有動用到基金的機會,但是在基金被花光的這個時候,疫情解封,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如果要再累積兩年,才能存回這筆錢,那麼不管是計畫,或者有突發的出國採訪,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所以,盡可能盡速回補帶路博奕基金,也是現在刻不容緩的目標,之後,我們仍會遵循「從每月收支的結餘中撥入半數」的原則,累積帶路博奕基金,而這表示,無論單筆捐款,或者月定額捐款的增加,絕不能只停在前面所說的目標。
焦點事件會不會倒?
老實說,「焦點事件會不會倒?」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或者說,只要有人還想要做,它就不會因為財務問題而「倒」。
《焦點事件》成立到現在,(2016/8開始募款起)總收入15,319,411元,其中募款收入15,278,688元,佔99.7%,最大額捐款者的捐款8筆單筆,總計282,000元,佔1.8%,前十大捐款者總和捐款佔比10.8%;總支出15,302,480元,人事支出13,628,240元,佔比89%。
對於商業媒體來說,「倒」的概念,大概是「不堪虧損」,但是作為一個依賴社會大眾支持的非營利媒體來說,只要有人支持,我們量入為出,沒有「虧損」的問題。而前面談的,都是以「現在的規模」為本的計算,如果支持的力量不夠,也就是「縮減規模」。
而就我們目前正在做,以及想要做的工作而言,我們的人力一直是「不夠」的狀態,也就是說,如果社會肯定我們的工作,應該做的,是在維持這些工作的條件下,先穩住目前的工作人員薪資,再讓這些薪資,可以增加到與(媒體)業界可以競爭的水準,然後再擴大規模,讓這些工作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大概從2017年之後,我們的人力與支出,其實一直沒有很大的變化,那是因為「現在的規模」有兩層意義,第一,它是我們能力所及,可以創造出來的上限,第二,它也是維持現在內容生產,所需要的人力的底限。而我們所一直努力的,也就是要「守住底限、突破上限」。
不過,外在環境是不斷在變動的,如何因應這些變動,就是「守住底限、突破上限」上最大的挑戰,就拿這一次的狀況來說好了,去年財務發生狀況,我們真的沒有想辦法嗎?當然有。
去年開始,面對Facebook觸及率不斷下降,我們認為需要有在Facebook之外,另外接觸讀者的管道,除了RSS、電子報的嘗試之外,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我們決定要試試Youtube,不過每一種管道,都需要產生它所需要形式的內容,在Youtube就是「影片」。
要做影片有兩個難處,首先我們沒有製作影片的經驗,不過這個問題不是太大,更大的問題是,我們生產的內容,很不適合做成影片的形式,也就是說「讓不會騎馬的人,騎沒有被人騎過的馬」這樣啦。
影片發布的程序是這樣:每週四錄製一段20分鐘(之後改成15分鐘)之內的影片、週五在Facebook私密社團,對少數特定人「直播」初剪的影片,希望帶動討論,週六、週日後製,週一在網頁、Facebook和Youtube發表。
這個現在說起來輕鬆,不過就是經過一年半時間的摸索,慢慢發展出來的。
為什麼做影片?看起來,就是為了「突破上限」,但是因為影片的工作,影響到了原本的日常,包括編採和募款這些工作,也就危及了「守住底限」的工作。
隨著環境的改變、舊有捐款者的疲憊,失效或退捐,我們感覺支持力量的消退,而且,就算不管捐款好了,一個媒體感覺到自己越來越不被看到,這是可以忍受的事情嗎?所以「突破上限」的消耗,會危急「守住底限」的工作,但是不想辦法「突破上限」,也沒有辦法「守住底限」。
所以「會不會倒」這個問題,可能得改個方式來問,「這條底限你們守得住嗎?」,而我們也當然得把這個問題丟回給這個社會,當然,它的前提是,大家得聽得到,而我們要想辦法,讓更多的人聽到。
要做什麼?
前面談到,直播與影片製作的嘗試,付出了不小的成本,也許現在重新來一遍,未必會做出要這麼做的決定,不過,經過這一年半下來,在這個工作上,仍然是有所累積的,包括影片內容的調整、工作效率的提昇…等,已經漸漸找到操作的方法,不像過去那樣,把人力給拖住。
因此,我們仍會繼續這個工作,並希望慢慢調整內容與形式,讓它更好看,讓大家接受,達成當初「擴展讀者」的目標,除此之外,我們會繼續擴大和深話與讀者/支持者的接觸,目前也在討論增加線下實體接觸的可能。
其實我們之前辦過幾次活動,效果也都不錯,但問題就是在有限的人力下「硬辦」,所以辦的頻率,以及辦活動前後的宣傳、組織工作沒有跟上,以至於事倍功半,也就是說,想「突破上限」必須準備好,而且有相當的配套,並且穩定、長期地做,才能有所累積。
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說,做之前審慎評估後,一面做一面調整,不輕言放棄,這是基本原則,不影響「守住底限」的前提下,怎麼「突破上限」,我們還會繼續嘗試,也希望大家提供我們意見,或者可能的協助。
也許,常常用「哭窮」的方式募款,好像是《焦點事件》給外界的一個印象,但其實我們一直不想這樣(這個我們內心的「小劇場」,也是一年多來沒有用力募款的原因之一),事實上,我們並不總是這樣,舉例來說:
同樣用我們月底存款餘額的圖來看,兩次短期有效而能長期維持的募款,其實是「帶路博奕」計畫的提出,和進一步的落實,而最近我們試著把「帶路博奕」觀點的國際新聞整理評述,與「影片、直播」做帶狀性的結合,這個工作,也間接促成疫情解封後,我們第一次的(廣島G7峰會)出國採訪計畫。
這裡,也是「沒人力還做影片?」、「沒錢還出國?」這種問題的具體回答:就是要突破「沒人力」、「沒錢」的困境,才要這麼做!「守住底限」和「突破上限」必須是並進,而不能偏廢的。
總之,「募款」本身是《焦點事件》生存的基礎,同時也是與社會對話的基礎,因此我們視它為這一場「媒體運動」的核心環節。
「兩個13萬」,以及盡快回補「帶路博奕基金」,是我們眼前「守住底限」所急需,我們很需要大家的支持,站穩之後,還需要夠多的支持,我們不能停在這裡,一定要繼續「突破上限」。
《焦點事件》需要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