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子豪,圖:2021年大旱期間,高雄市長陳其邁看著新掘的抗旱水井的井水湧出(高雄市長陳其邁Facebook粉專)。
自2021年起,高雄市及高屏溪沿岸就以旱情為由,新增了123口水井。這123口抗旱水井出水能力達32萬 CMD,這個數字,高達高雄市2019年公共給水出水能力的20%。這些水井未來的定位與啟用時機不明,也讓外界擔心地下水層的長期影響。
2021年大旱期間,高雄新增了62口抗旱水井,實際出水能力13.58萬 CMD參考。2023年南部再逢大旱,截至2月底,又多鑿11口抗旱水井,出水能力約4.7 萬CMD參考。
在3月1日的記者會上,水利署表示將再新鑿54口抗旱水井,出水能力約13.6萬 CMD參考。54口水井中,4口在嘉義、另外50口在高屏溪沿岸;雖然有22口在屏東側,但以目前的旱情來看,主要還是補救高雄的水源缺口。
算起來,高雄在短短的2年,新鑿了123口水井,總出水量約32萬 CMD。而依據行政院2021年8月核定的「臺灣各區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來源」,高雄2020年以前、在風調雨順的正常狀態下,公共用水供水能力是160.9萬 CMD。也就是說,短短兩年,高雄就在「抗旱」之名下、大幅的新增了2成的供水能力。
在2020到2021年的大旱期間,許多民間團體就已對抗旱水井頗有微詞。雖然在災害緊急狀況下,沒有大力反對阻擋,但也表達了對這些水井未來是否常態化建置、使用的疑慮。
在前瞻基礎建設下的「防災及備援水井建置計畫」中,編了20億預算在全台各地挖水井,並將水井分為兩類,訂出了不同的定位與啟用時機,「防災緊急」備援井是「預防旱災,視水情及供水需求適時啟動」;「常態備援」水井則是「主要為原水濁度高、供水管網水壓不足或尖峰用水時」。
這兩類的定位與啟用時機,雖然不太明確,例如「視供水需求適時啟動」、「尖峰用水」都沒有嚴格定義;但對於高雄這批水井的定位與啟用時機,水利署署長賴建信又給出了更糊模的說法「結束抗旱之後,抗旱水井將轉為備援用途,並不會經常性使用,回到一般的各地區的供水計畫,由自來供水系統水量來提供參考」。
台灣河溪網協會理事吳仁邦表示,水井使用的是地下水,如果當地地質條件,水源可以很快補充,問題題或許不大;但如果水源補充不足,就會有超抽地下水的問題。目前這些水井的點位在那裡都不知道,也沒看到前期的調查研究,很難判斷妥適性;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後續的監測計畫,確認實際的情況與變化。
水利署表示,高屏溪將增鑿的50口水井都不在地下水管制區域參考,高雄市水利局則表示,未來再開鑿的50口深水井,深度都是在100至150公尺,不會影響淺水層的農業水井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