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時間軸
內容摘要
2016年,總統蔡英文曾經提出八年的任內,推出20萬戶社會住宅;所謂「社會住宅」,在《住宅法》裡規定,是提供社會或經濟弱勢族群,也就是所謂「優先戶」,以及有「排富條款」的一般人。
其中「優先戶」採取「評點制」,依據社會局的評分表排出順序,積分相同再抽籤;一般人則採取抽籤制,大家抽籤比運氣。
而除了由政府或委託新建的社會住宅之外,目前還有「包租代管」,以及今年(2022)新上路的旅館業轉行為社會住宅;目前既有加新建完成的,總共是21,605戶(2024年目標12萬戶);包租代管三期計畫加起來總共是45,250戶(2024年目標8萬戶),距離政策目標還滿遠的,至於旅館轉型,上半年剛開始,只有個位數申請、總共500多戶,距2年2萬戶目標,達成率不到3%。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提出要將「抽籤制」改為「輪候制」、制定可負擔的租金、地方政府可以多負擔社會住宅的責任,以及都市開發的計畫回饋一定比例給社會住宅名額的訴求。
而在房市過於扭曲,房價所得比高、現在一般人要用他三分之一的薪水在房租上,這種情況下。除了有政府不得不面對的「保障弱勢」的任務之外,對於類似「青年住宅」這種概念的社宅供給,應該要考慮社宅的「可負擔性」,訂出一個與所得之間合理比例的租金;但政府一直怕社宅會影響市場行情,而不願意這麼做。
至於社宅是否有抑制房價功能呢?目前台灣的社宅供給,1%不到,不過,如果我們比較常被提到的香港、新加坡,或者荷蘭阿姆斯特丹,這些社宅供給超過50%,甚至到80%、90%的城市,它們的房價其實一點也不低,所以社宅的供給,跟與房屋交易市場的價格,其實關係並不大。
從1989年「無殼蝸牛夜宿忠孝東路」之後,一直有一條「面向政策的」居住權運動,它比「面向反迫遷的居住權運動還要早,2014年的時候,房價再度高漲,「巢運」再度夜宿仁愛路帝寶。
當時提出的五大訴求,主要有兩個面向,一個是「抵抗國家以政策驅動房地產交易市場」,包括了反強拆、稅制改革,以及反對釋出公有土地等訴求,一個是「鞏固在交易市場之外的選擇」,包括廣建社會住宅、健全租屋市場(制定租賃專法)等。
回顧台灣的房價,以台北市觀察,在1986到1989年,暴漲五倍,這是「無殼蝸牛」的背景,經過1990年,到2002年的停滯之後,從2003年到2013年,又再上漲三倍;也就是在1985年100萬買了一棟房屋,到2015年已經變成價值1,500萬。
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透過各種金融、財稅、土地…政策,以及公共建設、公有地釋出等炒作的手段,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這是一個值得我們花更多時間關注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