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窮理
在全球 COVID-19 疫情與晶片荒,半導體等產業帶動下,這兩年台灣出現近年難得一見的「經濟成長」,經濟部以此產生的用電需求,當作2025年「能源轉型」無法達標的理由報導;付出了環境的代價,得到了什麼好處?1月6號,十個地方產業總工會指出「通膨吃掉薪資」,勞工無法分潤經濟成長的成果報導。
從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可以看出,過去兩年疫情期間,2020年,物價還算平穩,代表工資購買能力的「實質經常性薪資」也維持穩定成長的狀況,但是到了2021年,物價開始上揚,一整年的年增率達到1.96%,已經創下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直逼2%的警戒值,此時工資若沒有普遍的提昇,它的購買能力也就跟著下滑。
這種現象,顯示出這一波高度集中在部份產業,甚至部份企業的「經濟成長」,帶動整體薪資成長的力量有限,「無感成長」現象造成社會不滿,雖然行政院已於今年(2022)起,調高軍公教薪資4%、去年基本工資審議,月薪也調漲5.21%報導,為歷年最高,但這兩項措施能否帶動整體薪資成長,以及之後物價如何波動,都還有待觀察。
- 數據》每人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與消費者物價指數
- 數據》各月物價指數與波動
- 數據》台灣歷年物價指數
http://www.eventsinfocus.org/sites/default/files/styles/medium/public/2022-01/%E7%84%A1%E6%84%9F%E6%88%90%E9%95%B7_2.png?itok=skQrmJ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