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王子豪
「南北店公路快餐」在苗栗造橋,靈天禪寺與龍湖宮之間。店名述說著沒有高速公路,台一省道車來車往的年代;現在,則由麻雀和柏弦,兩個三十出頭的地方青年經營著日式料理。隔著台一線,對面就是坤輿廢棄物處理場的預定地。
「這個薑怎麼賣?」等著結帳的客人問道。
「沒有賣喔。我們村民反對垃圾掩埋場,在對面埋鍋造飯,這是天冷時我們煮薑茶用的」。麻雀熟練地捏著壽司、一邊介紹;客人則順手翻起了薑堆旁的「反坤輿」懶人包圖卡。
南北店現在沒有公休日,卻隨時可能店休,「如果坤輿的車要來了,就只能去自救會幫忙啊」,十幾歲就離開造橋的麻雀,言談帶著江湖氣,卻有很高的環境道德感,喜愛釣魚的他,自述常和亂丟瓶罐菸蒂的釣客衝突。
2020年底,知道家鄉有個爭議二十幾年的垃圾場,他很震驚,「一開始,我也不是馬上支持自救會。找了機會,自己上去,親眼看到坤輿用薄薄的一層防水布來做污水(隔層),完全不能接受」。
麻雀指了指距離坤輿300公尺、地方農業灌溉水源的龍昇湖。
「今年初大旱,後來幾場大雨,下到日月潭滿了嘛。那幾天,我上去看,坤輿挖的大坑裡沒水,水是不是滲下去了?如果水溢出來,會流去那裡?」
辭了工作、回來家鄉後,麻雀想著要如何維持參與抗爭、又能維持生活。
「一開始賣便當,已經不賺錢了,還被鄉親嫌貴,消費習慣不一樣啦。後來就改作我擅長的日式料理,附近市區是有些裝潢漂亮的店,但我對自己的技術有信心,現在不到一年,已經有附近鄉鎮的常客會來了。我們就把人帶過來,看能不能把村子發展起來」。
麻雀說,「『南北店公路快餐』這個名字我很喜歡,就沿用下來。最喜歡看到第一次來的客人,走進來看到菜單後驚訝的表情了」。
斯斯文文的柏弦,曾在台北念大學、研究所、工作近十年,後來父親中風,回來已經3年了。「我爸爸以前就是積極反坤輿的人,雖然他不准我們小孩涉入,但我一直都知道坤輿的事」。
剛回苗栗時,柏弦幫忙家裡農活、協助社區發展協會行政;2019年底,抱病的爸爸仍時常站在第一線,但這時的柏弦,已經從被保護的人,成為保護家鄉的人了。
「造橋鄉9個村,龍昇村人口排中間,但社區經營是前幾名吧」柏弦邊介紹著,邊展露著對家鄉的認同。
龍昇村盛產南瓜,每年舉行的金瓜藝術季有上萬人來訪。「南北店之前是社區發展協會在用,賣些地方商品、舉行工作坊的場地等…」柏弦說。
不過藝術季畢竟是一年中的幾天而已,季節外的遊覽車觀光,對地方的助益更是十分有限。在年復一年的社造書件中,柏弦思考著龍昇村要如何留下像自己這樣的年輕人,又想要帶來什麼樣的訪客。
如果坤輿最終仍順利營運了,一間開在廢棄物處理場對面的日式料理店?大概不可能經營下去了吧。
現在的南北店,可說是一間與地方抗爭共存亡的店;但兩個年輕人卻不止於此,想像的不只是沒有污染,而是青年如何可以返鄉、家鄉如何承載年輕人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