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歐碧薇
巢運、學生團體今天(10/20)召開記者會指出,2019年教育部提出5年50億的「宿舍提升計畫」針對大專院校學生住宿需求問題進行改善,執行至今滿兩年,績效卻不如預期,甚至在「校外興辦學生住宅」項目執行率為零,質疑計劃內容杯水車薪、看得到吃不到。
台灣學生聯合會理事長蔡一愷指出,台灣大專院校住宿普遍問題為校內抽不到、校外租屋價格又偏高,據統計全台大專院校校內宿舍供給率只有3成左右。教育部「宿舍提升計劃」中提出三項改善,包含弱勢學生租屋補貼、校外興辦學生社會住宅空床補助、校內學生宿舍補助與貸款利息補助,其中弱勢學生租屋補貼兩年達成率只有目標的3成8、校外興辦學生社會住宅空床補助達成率更是零參考。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說,教育部補助家庭年收入低於70萬的學生最多每個月1,800元,但台北學生租屋價格平均為5,500元,補貼力道遠遠不足,再加上台灣租屋黑市問題嚴重,許多房東沒有繳租賃收納所得稅,擔心被查稅,因此多不願意學生去申請租屋補貼;呂秉怡也說明,校外興辦社會住宅計畫沒有學校願意申請,主因為財務規劃不合理,以及屋源開發的專業學校難以執行。
呂秉怡建議教育部在租屋補貼措施上放寬資格、加強補貼力道,或與內政部商議,整併內政部既有補貼制度,讓大學生可直接適用單人家戶補貼;也建議教育部將校外興辦社會住宅計畫整合進內政部包租代管機制,對校方、租賃業者、屋主比照同樣補助與稅賦方式,相關費用由教育部「宿舍提升計劃」支應。
蔡一愷說明,校內學生宿舍補助計畫中,教育部補助大專院校每年4萬到8萬來整修或將校舍改建為宿舍,新建或校舍改建宿舍最高可補助50%的貸款利息,但其他經費必須由住宿服務組自行負擔,無法以校務基金或其他經費支應,因此學校為了還款只能透過宿舍經營來自籌經費,改建之後提高了住宿品質,卻伴隨住宿費上漲。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秘書長彭揚凱也補充,整修、改建校舍為宿舍不一定會增加存量,反而可能為了提高居住品質而使床數變少。他批評教育部「宿舍提升計劃」沒有標準、沒有資源投資策略引導、沒有監督考核機制,除了政策不夠有效,制定之後也無法督促需要改善的學校落實執行。
彭揚凱認為要制定一個「宿舍基本居住標準」,針對屋齡、房型、設備等項目評估,對全台大專院校通盤檢視,督促不符標準者提案改善,且整修後租金應符合可負擔原則;此外,他也認為,住宿問題應該還是要透過增加存量來解決,也應該優先鎖定新生註冊率高、宿舍供不應求的學校來提案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