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王子豪
台灣水泥在花蓮秀林的和平廠,去年(2020)通過縣府的環差,將設置一座處理廢棄物的「氣化爐」。不過與和平廠只有一橋之隔、位於宜蘭的德卡倫部落卻表示,和平廠有一半的廢氣會吹進部落,但台泥並未諮詢部落意見,且缺乏相關的資訊與評估。德卡倫部落、地球公民基金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出行政訴訟,要求撒銷環差,今天(9/24)首度開庭。
德卡倫部落會議主席林明禮表示,台泥花蓮和平廠與部落(澳花村)只隔了一條和平溪,依照區域的風向,將近一半的時間廢氣會吹往部落;但和平廠自24年前建廠、至今3次變更、4次環差,例如增加燃燒廢輪胎、燒廢有機溶劑…等,族人都沒有管道可以了解情況。
部落青年楊純宜解釋,台泥這次以「廢棄物再利用」為名,設置「氣化爐」,原理是讓廢棄物在高溫、但缺氧的條件下,可以產生可燃的一氧化碳,作為水泥廠的替代燃料。部落擔心的是,氣化爐的其它廢氣,最終也是透過水泥廠現有的煙囪排出,台泥卻沒有說明清楚,未來要處理的廢棄物種類、以及新增的廢氣影響。
蠻野心足專職律師郭鴻儀表示,研究過國外的相關文獻,氣化爐是可行的,但必須非常倚賴進廠廢棄物的分類、管控,如果送進了不適合的東西,不只會影響氣化爐、水泥窯,嚴重者甚至有爆炸的風險。
郭鴻儀表示,部落與民間團體認為,這個案件應該送進環保署進行環評,但台泥卻以草率的報告,通過花蓮縣環保局的環差審查。法律扶助基金會律師林韋翰指出,和平廠在多年多次的變更下,已經不是「水泥廠」了,而是「廢棄物再利用機構」,依法應該要重新辦理環評。因此部落與民間團體提出訴訟,要求法院撤銷通過的環差結論。
楊純宜表示,和平廠的氣化爐是全台第一案,台灣面臨廢棄物問題、水泥業也面臨轉型問題,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的類似計畫。如果和平廠氣化爐可以這麼草率通過,會立下非常糟糕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