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窮理;圖:孫窮理(2015/9/1《報導者》成立記者會)
去年(2020),新聞委製募款的「weReport」和對內容捐款的「媒體小農」兩個平台,先後停止營運,同時間,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募款穩定成長,成績有目共睹。
分眾的環境,創造非營利媒體的機會
在台灣,長久以來,對獨立媒體/工作者的捐款,都還是以對「機構」的捐款為主流,以「機構」為標的的捐款,不僅是對生產的內容,而更加是對運作模式、編採政策、呈現形式…等各方面的支持。
其實,在商業媒體,也可以從「付費牆」的發展,看出一些端倪:它們要「賣」的,並不只是內容,而更是保證能持續產出這些內容的這個媒體組織本身。
這種現象,跟媒體不再面向「大眾」,而是面向「小(分)眾」的發展有關。媒體以精準的特定受眾/支持者,而非社會全體,為內容生產時的預設;不過,這個「小眾」的規模,對於媒體組織的存續與內容生產的穩定及品質,仍然是至關鍵的。
《報導者》的財務獨立之路
2015年,《報導者》成立之初,和碩集團的童子賢承諾每年捐款3千萬,這是它能夠吸引在商業媒體有經驗的工作者投入,產製出具市場競爭力內容的基礎,不過,財源單一,對組織的穩定性和獨立性來說,總是潛在的威脅。
《報導者》的選擇,是「非營利」這條路,除了捐款者「不擁有、不干預、不回收」原則外,成立之初,創辦人何榮幸希望以分散的小額捐款,逐漸稀釋,最終取代童子賢的捐款,在這個目標下,可以說,「每年3千萬」既是資產,也是負擔,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
從《報導者》的捐款徵信可以看到,2016年,童子賢的3千萬,佔總捐款3,416萬的88%,不過,到了去年,童子賢依然捐出年度的3千萬,不過,在5,927萬的總捐款收入下,佔比已經下降到快要低於五成的50.6%。
童子賢的捐款模式為每年上半年2千萬,下半年1千萬。今年(2021)上半年扣除童子賢捐款,《報導者》的總捐款額為1,767萬元,與去年上半年的1,225萬相較,大幅成長,也可望將童子賢的捐款佔比,壓低到50%以下。我認為,這是《報導者》在「調查報導」與「影像」等作品之外,更加應該被看到的成績:它已經為「非營利媒體」的運作,樹立了典範。
多元的媒體想像
而在這邊,也邀請大家一起來思考更多元多樣的媒體想像。
相較《報導者》,《焦點事件》關注的面向,更著重在制度面與結構面,它的內容往往盤根錯節,需要很長的時間追蹤及整理,而最後的產出,卻冷僻艱澀,使得傳播不易,但是對於政治認同與官僚獨裁的公共領域來說,這些內容卻又如此重要,這是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嘗試各種不同的作法,希望讓我們的產出能夠更被大家接受的原因。
看到《報導者》在財務,走出一條更獨立而且更寬闊的路,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很大的鼓勵,也是一種警惕:既然方向正確,就應該在既有的方向上,調整工作方法,把這一條冷僻的曲徑拓寬、加強自己的力量。就因為我們工作的重要,所以「成長」也是我們必須負起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