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為〈華航清零(上):被關幾十天的機師〉
「清零2.0」政策已經定案,機師們當下也就只能忍受。但他認為,事後應該要來檢討這項措施,難道一個人被關幾十天,沒有人權的問題嗎?
人權問題
2011年,《釋字690》號解釋,針對《傳染病防治法》的「強制隔離」作出合憲性解釋,不過同時也強調,隔離、檢疫的時間要「合理而不過長」,「期間之長短,事涉傳染病之病源、傳染途徑、潛伏期及其傷害之嚴重性,自應由該管主管機關衡酌各種情況,並參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之意見而為符合比例原則之決定」。
我國針對 COVID-19 的隔離、檢疫時間,一般性的日數就是14天。會超過這個時間的,一般就是「確診者」。先前不乏因 PCR 檢驗數據遲遲不達標,而被隔離數十天的案例,這已有人權上的爭議。
不過,「清零2.0」的對象並不是確診者,在這個政策下,導致數十天的隔離,並非全出自醫療與公共衛生的需求,而是同時附加了讓航空公司「不停飛」的需求,把航空公司的營運、以及國家的經濟,通通丟到機組員頭上去承擔。
失去目的的「清零2.0」
除了人權侵害疑慮,更讓人不解的是,華航「清零2.0」執行沒多久,本土疫情出現重大變化, 使它失去了原本設計的目的。
在5月前,台灣基本上維持著極低本土確診病例,而防疫措施也就著重在源頭管控,政府抱持著「寧可多關,也絕不能漏放一人」的想法,是「清零2.0」的背景條件。
但5月中旬後,社區感染、群聚爆發、每日數百名本土確診病例、不知凡幾的不明感染源,在這樣的情況下,防疫策略也轉向以減緩社區感染規模與擴散速度為目標。過去案案往上追溯、封鎖感染源的手段早已無效、也不可能落實封鎖。
「更何況」,華航機師阿強說,「華航機組員已經多久沒有出現確診了?風險組的組員與外界沒有接觸,整個組群又經過幾十天的觀察沒有新增確診,這已經證明這個群體內是『乾淨』的。」他苦笑著,「等到我終於完整檢疫14天後,一方面為重獲自由而開心,但也不免想著,現在社區比防疫旅館還危險」。
阿強說,聽說華航高層也曾有相同的疑惑,詢問指揮中心,還有把「清零2.0」執行完畢的需求嗎?指揮中心卻表示,這是重振華航聲譽、挽救名聲的機會,並以此為由仍要做到完。
華航機師就像是祭品一樣,為了國家的經濟、為了公司的營運、最後是為了回應民間的焦慮,就這樣沒有人權、也沒有意義的被關了幾十天。
「有的國家航空以客運為主,發生疫情後就嚴格讓機組員檢疫14天。但台灣貨機運量在疫情中甚至是增加的,我們背負了國家的經濟,不能停飛、也不能受到完整的檢疫;另一端,我們也擔心著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阿強說,「我們機組員,在疫情中就像背了一份原罪」。(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