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子豪
6月18號,苗栗7間電子廠集中隔離的移工,完成篩檢,受派至苗栗處理產業移工疫情的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王必勝,於臉書上發文表示,含採檢前確診的移工,「共1,405人,確診123人,陽性率8.8%」,21號,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苗栗電子廠已「接近清零」,到了一個階段。
實際上,整個京元電子的移工感染情形,比起王必勝接手後所處理的集中隔離移工,要嚴重許多。苗栗縣勞工及青年發展處處長彭德俊說,京元移工總數是2,115人,6月19號,確診的移工有286人。若用這個數字計算,京元移工確診率超過13.5%。
看起來,事情是往比較「好」的方向發展;不過移工疫情爆發,是由於宿舍生活品質的惡劣,這個根本問題,卻仍看不到改善的跡象;21號,勞動部修訂〈因應COVID-19雇主聘僱移工指引〉,不過宿舍房間居住人數、面積等問題,仍沒有強制規範,只建議雇主,用現有閒置的宿舍空間,去增加每人居住面積。
除了宿舍空間問題沒有改善,「指引」也建議宿舍減少移工不必要外出。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蕭以采批評,強制規範「每天對移工健康監測及紀錄 TOCC(COVID-19 風險評估表)」,等於強迫所有原本外宿的移工,要搬回擁擠的宿舍,不然雇主根本無法做到足跡控制跟體溫監測;而建議「協助移工購物減少不必要外出」就是鼓勵禁足移工。
也就是說,造成移工感染源頭的「日常」,宿舍居住環境問題沒有改善;而超過防疫需要、苗栗縣歧視性的「禁足」政策,不但沒有被中央嚴令糾正,甚至是政策性的鼓勵。無論對於防疫,或者移工的人權問題,都在表面上的「接近清零」下,被打包起來,仍有可能成為下一次移工群聚感染問題的肇因和結果。
http://www.eventsinfocus.org/sites/default/files/styles/medium/public/2021-06/195558057_1867432583433692_169089080158438380_n.png?itok=X4qKXd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