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大限前,高雄果菜市場附近居民的非日常。(攝影:陳品存)。
焦點事件編輯小組、特約記者陳品存報導
居民自拆掉的房子。(攝影:陳品存)。
以80%土地面積擁有者已同意徵收為由,通過徵收,但有30%本就是公家地,其他兩大地主則被政府誆騙,簽下同意書。(攝影:陳品存)。
每戶門口都被貼上拆遷執行公告。(攝影:陳品存)。
自救會展示的居民所有權狀。(攝影:陳品存)。
8/23清晨高雄農業局人員偷偷來貼公告,再不搬遷,9月1日起將拆除。(攝影:陳品存)。
今年5月,一紙公文送到高雄果菜市場北側居民的手中,市府說為了擴建果菜市場成為新商場,要居民返還早已被徵收的土地,即刻遷走,而這個爭議數十年的徵收案,以斬雞頭抗爭第一次進入人們視野,3個多月過去,這期間居民四處請託求助,拜會各政黨,前往協助的柯劭榛律師在8月5日提出停止執行聲請,後被法院駁回,緊急再次重提,到今天(8/30)還沒有結果,司法程序還在進行,高雄市農業局官員卻在8月23日清晨,到社區貼拆除執行公文,上面寫著若居民再不遷離,9月1日將由市府執行拆除。
繞一圈外觀破敗的社區,原本109戶居民,已經走了大半,剩下40幾戶還在這裡撐著,市府又是威脅又是利誘,讓自拆離開者多拿25%補償金,這幾個月市府施壓奏效,陸陸續續有人默默拆掉房子,居民林鉚淳帶我走社區邊解釋,「這些人都被市府嚇唬的,怕不拆會有事,乾脆拿錢走人了」,他領我去看圍籬內的一片大空地,空地的另一邊可以看見位於南側的果菜市場的弧形蓬頂,林柳淳說,「這片空地就是當初市政府誆騙了兩個地主,外加上一片原本就是公有地,政府說合計起來超過80%的土地面積同意徵收,光是那塊公有地就有30%,剩下的20%土地上的居民們有人同意嗎?」
答案是沒有。1975年果菜市場從鹽程埔遷過來的時候,當時居民都是反對徵收的,果菜市場是民營的事業,跟公共利益無關,本是個不義的徵收,當時國民黨又拐又騙,騙大地主居民都同意了,結果大地主同意之後,同意徵收的面積就達到80%,後來在王玉雲當市長時期,又說果菜市場用不了那麼多地,承諾將沒用的那一半返還給居民,一些從南側搬往北側的居民,認為未來可以拿回被強徵的土地,也沒有拿補償金,沒想到一拖幾十年。
承諾從未兌現,如今還抹黑成拿了兩次補償金還不走的釘子戶,林鉚淳說這裏的居民從來沒有簽字同意徵收,也沒有拿補償金,他要市府出示證據,市府拿不出來,要求公聽會,市府一次也不願意開,現在執政的民進黨沒有找法源來還居民公道,反而是用盡各種辦法對付居民,硬是要大家遷走。
林鉚淳說自救會的大家都叫他林工子,因為是做工的人的孩子,他說住在這裡的人,原來就不是經濟條件好的人。民國40年左右,祖父在這裡當佃農種稻,後來向地主買屋和地,像他祖父來這裡討生活的人很多,這裏從田埂地慢慢發展起來,許多人都說他們佔地,他反駁,「有看過什麼人可以佔地超過60年的嗎?政府當年搶走沒有還給居民的,現在反過來說居民霸佔,有這種道理嗎?」
而租戶的情況更是嚴峻,高雄果菜市場不義徵收自救會助理曾維堂舉例一位社區住戶,由於工殤無法工作,靠低收入戶的補助金過活,與90歲的老父親相依為命,由於這裏的房租便宜才會在這裡落腳,面臨迫遷,大哥現在談到陳菊就生氣地捶打牆面,萬一沒有了現在這個住處,叫他和老父親怎麼辦?
雖然市府提出安置方案,但自救會居民認為條件非常荒謬,市府說目前有開店面的,未來可以到新商場以月租3,000元承租18年,還要從事跟果菜市場相關的行業,而其他居民則是僅提供一年安置,之後就要自己想辦法。
曾維堂說現在自救會主要的三大訴求,一是要居住權保障,永久的不是暫時的,希望政府不要再說要給多少補償,居民需要的是居住,尤其是社區居民大多是老人,如果切斷了社會網絡,將會對他們產生很大的影響,二是主張行政不可以凌駕司法 ,請市府尊重司法程序還在進行,立即停止執行,三是請陳菊市長全面反省與重新思考這些錯誤的政策,不要一錯再錯。
家家戶戶門口貼著9月1日大限的拆除執行令,自救會工作室正在為8月31日北上抗爭準備白布條,居民們要一起到民進黨部告御狀,同日再回到高雄,晚間7點自救會將於社區舉辦抗爭音樂會,預計展開守夜,曾維堂說,31日早上如果沒有得到回應,居民已經做好萬全準備,就算9月1日怪手來了,也要抵抗到底,死守家園。
自救會工作室將佈置成靈堂,哀悼居住正義已死(攝影:陳品存)。
政府強奪人民土地(攝影:陳品存)。
南側的高雄市果菜市場外觀(攝影:陳品存)。
高雄市果菜市場內部(攝影:陳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