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24最低工資》調昇最低工資可以讓大家都加薪嗎?

文:孫窮理

《最低工資法》上路,設置「研究小組」,小組的第一份報告,利用歷史數據與「時間數列模型」的方法,提出調整最低工資「可以提升受僱勞工的經常性薪資」、「並未對失業率產生影響」,「以及對物價上升無直接關聯」三點結論;或可認為是「研究小組」提出可以調漲最低工資的論述。

在三點結論裡,「可以提升受僱勞工的經常性薪資」,也就是增加全體受僱者的工資,大概是最重要的;事實上,「增加工資」,跟「失業率」和「物價」可能是矛盾的,可能因為「增加工資」的效果不大,所以對「失業率」和「物價」的影響也小。

而所謂「增加工資」可以分成兩塊,一是原本薪資落在最低工資水準,或者更低,因為最低工資提昇,而直接增加工資的人;以及原本薪資高於最低工資,因為最低工資增加,間接使得薪水增加的人。

因為有本來就領最低工資的「邊緣勞動者」存在,提昇基本工資,必然會增加整體受雇者平均的工資,但這沒有什麼好研究的,問題在台灣這些年,提高最低工資能否增加「非邊緣勞動者」的工資?這份研究報告也不能確定:「調升基本工資是否因此而帶動其他受僱員工之經常性薪資…尚未有足夠證據論證」。

我們也來算一算。來比較1997年到2006年,也就是「基本工資凍漲10年」期間,基本工資增長的幅度,是0%,同期製造與服務業經常性薪資增長了15.5%,而2014年到2023年,這10年中,有9年基本工資(月薪)是調漲的,總漲幅達到36.98%,而經常性薪資在同期,僅增長18.25%。

18.25%還是比15.5%多吧?雖然還是分不出增加的部份,有多少是加在間接受影響的「非邊緣勞動者」身上,但大概可以下一個跟「報告」類似的結論了嗎?如果我們考慮到「經濟成長」的因素,恐怕不行。

1997到2006的這10年,台灣的「人均GDP」從14,020美元,增加到16,934美元,增幅是20.78%,而2014到2023這10年,則從22,874美元,增加到32,319美元,增幅達41.29%;這個數字跟這些年一定程度跟GDP增長掛勾的資本工資增長36.78%相差不遠,但經常性薪資卻沒有跟上來;這也造成「底部墊高」:,最低工資慢慢向經常性薪資靠近的現象。

有趣的是,2014到2024年,在中美博奕的大環境、產業回流,半導體產業帶動經濟快速成長,但平均工資卻無法跟著成長,整體受薪者分到的越來越少,基本/最低工資的「8連漲」、「9連漲」,反而成為無法讓我們的眼光從「低薪」轉向「分配」問題的迷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