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事件記者梁家瑋報導
環團舉行記者會,痛批官股銀行借貸台塑越鋼。(攝影:梁家瑋)
台灣銀行、兆豐銀行、第一銀行及華南銀行等四家銀行,聯合貸款25億美元給台塑越南河靜鋼鐵場,雙方於1月28日完成簽約儀式。今日(2/4),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環境法律人協會等環團於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痛批台塑越鋼於2016年爆發的海洋污染事件尚未解決,官股銀行卻聯合貸款台塑越鋼,打臉行政院的「企業與人權國家行動計畫」。環團要求官股銀行應自主簽訂「赤道原則」(Equator Princles),遵循國際金融機構對環境、社會風險的管理框架,推動綠色及責任金融。
「赤道原則」是金融機構的自願性行為規範,主要在銀行辦理授信融資時,會納入借款戶在環境保護、企業誠信經營和社會責任等作為審核條件,若企業未達標準,可以緊縮融資額度,甚至列拒絕往來戶。
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張譽尹表示,為確保金融業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於2014年已參考赤道原則,建議銀行在辦理借貸審核時,宜審酌借款戶是否善盡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而自2015年起,民間銀行如國泰世華、台新、富邦等7間銀行,已自願性簽署遵循赤道原則;他痛批,當民間自主推動企業保障環境、人權的同時,爭議的台塑越鋼卻獲得台銀等官股銀行等聯合貸款,此舉顯得格外諷刺。
除了民間銀行自主簽署赤道原則外,台灣政府也在2020年12月10日頒布「企業與人權國家行動計畫」,宣示在反歧視、勞動、環境等多個層面,將強化、確保台灣企業海外投資不違反國際人權規範及相關標準;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召集人黃嵩立表示,政府剛宣布人權國家行動計畫,官股銀行卻加碼投資爭議的台塑越鋼,這違法企業的人權責任,官股銀行有義務向台灣及越南人民說明其考量,並檢討改進。
越南移工移民辦公室神父阮文雄表示,2016年台塑越鋼污染事件是越南歷史上最可怕的災難,目前仍有成千上萬的人,未獲賠償或賠償不足以彌補損失,也有不少人失去生計,必須遠離家鄉尋找工作。目前受污染海洋尚未恢復,台銀等銀行卻再借貸25億美元,希望這些銀行能實際到越南了解爭議,並監督越鋼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