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事件記者王子豪報導
2月16日晚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新增台灣第19、20兩例武漢肺炎確診病例。其中第19例為中部60多歲男性,事前並沒有被「通報」。疫情中心表示,此案是疫情中心主動擴大檢驗對象發現的案例;這波共擴大檢驗了113人,其餘112人並未驗出病毒陽性反應;此外,疫情中心也公佈了針對境外移入與群聚感染擴大通報範圍的新規定。
第19名確診個案,沒有出國旅遊史、先前家人等密切接觸對象中也沒有確診者。他在1月27日出現咳嗽,2月3日因呼吸急促就醫,診斷出現肺炎症狀,2月15日因肺炎併發敗血症死亡。雖然後來發現他的職業是一名「白牌車」司機,即沒有合法登記的計程車,主要客戶都是有中港澳旅遊史的人。但因為他沒有出過國、家人中也沒有確診者,因此一開始並沒有被「通報」。
現行關於「通報」的規定,請參考:〈這裡〉
什麼是「通報」?由於「病毒檢驗」需要時間、人力資源也有限,台灣目前對於武漢肺炎的防疫機制網,大致來說可分為兩階段:先判斷出有較高被感染武漢肺炎風險的對象,再對這些個案作病毒檢驗。
所謂「有較高被感染武漢肺炎風險」的範圍,目前主要有兩大類:一是例如出現發燒、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症狀,同時還有去過湖北等「一級流行地區」,存在明確「被感染途徑」的人,這些人會被「通報」(參考);另一類,則是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如即便是沒有出現症狀的家人等。
雖然疫情中心目前研判,第19例確診病例可能是被中港澳乘客感染,但這些「接觸資訊」,透過當事人的自述,本來就可能會有不自覺、疏漏、或是隱瞞的情況,這也是導致第19例確診個案在一開始出現症狀、卻因為缺乏「接觸史」而沒有被通報的原因。
疫情中心也知道這套「通報、檢驗」的防疫網不一定能完全盯到所有被感染者,尤其2月後,觀察到新加坡有很多「沒有旅遊史的確診案例」,因此在2月12日起開始回溯調查,針對1月31日後,先前曾通報了「流感,且併發重症」,而之後「流感病毒檢驗為陰性」的人,再作武漢肺炎病毒的檢驗。疫情中心表示,這波調查對象共有113人,已全數檢驗完畢,16號公布的第19例個案為期中唯一確診者,而其餘112人檢驗結果則為陰性。
另外,疫情中心表示,接下來將擴大病毒檢驗的對象。除了擴及到曾到過新加坡、泰國、日本等國家,等可能的移入個案外,也針對可能的群聚感染,加強通報與篩檢。未來包括有發燒、呼吸道感染等症狀,而醫師高度懷疑為武漢肺炎,或是出現群聚發燒、呼吸道感染群聚者;或是 「抗生素治療3日未好轉且無明確病因」、「群聚事件個案」或「醫護人員」之肺炎個案等,也都將進一步採檢武漢肺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