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主辦「防制人口販運國際工作坊」今年在7月25、26日舉行,有近40國的專家學者及官員,共同參與。(來源:移民署)
焦點事件記者侯百千報導
內政部主辦「防制人口販運國際工作坊」今年在7月25、26日舉行,有近40國的專家學者及官員,共同討論防制人口販運議題。(連結)對此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批評,政府年年舉辦工作坊,卻皆是紙上談兵,至今仍缺乏具體措施,
聯盟表示,去年台灣漁船「福甡11號」事件,就顯示漁業署對人口販運的認知不足,
而在上個月美國國務院發布的「2019年人口販運報告」(2019 Trafficking in Persons Report)也指出漁業署及勞動部分工不清、
聯盟認為,政府應盡速將國際勞工組織《漁撈工作公約》(ILO C188)國內法化,並由勞動部擔任主責機關,投入足夠的資源,
環境正義基金會海洋專案主任邱劭琪表示,自2017年來,包括泰國、
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移工服務暨庇護中心主任汪英達則表示,無論是近期歐盟取消台灣黃牌,或是美國國務院評為人口販運報告第一級,都不表示台灣無人口販運的問題,目前仍有許多制度上的漏洞。
汪英達以遠洋漁工的情況為例,表示目前漁工若受剝削,缺乏具體申訴管道,且也無安置制度,造成跟進案件極度困難,多年來政府採取的行動卻微乎其微。另外他也指出,近年司法系統鑑別人口販運的標準也越趨嚴格,剝削移工的僱主及仲介少有被起訴定罪,即使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