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把守能源轉型最重要關卡 環保署環評委員七月底換屆

焦點事件記者王子豪報導

環保署第12屆環評委員任期到7月31日為止,環保署現已展開下屆環委的遴選程序,5月28號到6月11號期間接受民間推薦專家學者,經遴選委員會遴選後作為下屆環評委員。

依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組織規程》,環評委員會共21人,官派委員7人外,其餘14人為民間具有相關專業及經驗的專家學者,由環保署署長聘任,任期2年,可以連續續聘一次,但連續續聘的委員人數不得超過半數(7人)3184-001

兩年任內,第12屆環委遭遇到的最大挑戰,在現行《環境影響評估法》下,以「個案環評」的邏輯,去面對龐大的能源轉型問題,從離岸風電風場的設置,到各種天然氣設備的規劃,無一不涉及整體能源政策的規劃,看個案的問題,也要看整體的需求;而就是在這個轉型的陣痛期,這一屆環委也歷經了「深澳新建燃煤電廠」與「『三接』與大潭藻礁保育」等重大的爭議。

以天然氣設施相關案件為例,由於正在能源轉型期間,預計2025年天然氣發電量佔比要達50%,目前有8案在環評程序中的天然氣發電機組或接收站的環評或環差:

  • 協和電廠新建燃氣機組與接收站:進入二階環評
  • 大潭7號機延後改裝:進入第二次專案小組
  • 民營宏關電廠:進入第四次專案小組
  • 台中港外港區擴建:進入二階環評
  • 中火增建燃氣機組:進入第三次專案小組
  • 中油台中港「第二天然氣接收站」增建碼頭:進大會
  • 民營森霸電廠:原建議進入二階,後送回專案小組審查
  • 興達增建燃氣機組:進大會

除了進入大會的「二接」與「興達電廠新增燃氣機組」案,有可能在本屆環委接下來的環評大會通過外,其於的案子,都有可能會延續到下一屆,由新的環委來進行審議。這些審到一半的案件,現任環委至今花了不少時間理解天然氣設施的必要性、以及個案間相互的牽動與關連;才剛上任的新環委,有辦法審查這些已經「審到最後」的案件嗎?

環保署綜計處處長劉宗勇表示,環保署手上有一套銜接新舊環委的機制,過去也是這麼做;此外也會和新任環委討論,看新任環委有沒有什麼想法或需求;若有必要,也可以以「專家」的身份,邀卸任環委回來輔助審查。劉宗勇說,環保署基本的想法就是要把銜接做好,具體做法,會和新任委員們一起討論。

環保署公開接受法人、機關、大專院校、學術研究機構、環保公益團體推薦專家學者,需符合下列資格之一:(一)從事環評相關項目之技師,滿8年以上者。(二)國內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含)以上。(三)曾任登記立案環保公益團體負責人,滿3年以上者。(四)曾任各機關環評委員會委員,滿2年以上者。(五)曾任學術研究機構環評相關項目副研究員(含)以上。(六)其他經遴選委員會專案認定者。

環保署將「專長」分為「生活環境」「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3大領域,包括空氣品質、噪音與振動、水資源與水污染、廢棄物與資源循環利用、土壤與地下水、毒性化學物質、健康風險評估、氣候變遷與能源、環境規劃與管理、海洋海岸島嶼、地形與地質、水土保持、防災、生態系統、社會、產業經濟、區域經濟、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景觀規劃、文化資產等項目,將就推薦之人選遴選出專家學者環評委員。(新聞稿

重要參考資料:

 

註解
  1. 現任委員中,李錫堤、劉希平 、李堅明、李公哲、馬小康、高志明、徐啟銘等7人為上屆續任的委員,而王价巨、劉益昌、劉小如、鄭明修、吳義林、李克聰、王文誠等7人則為本屆新聘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