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淡北道闖環評 表決又同票 環委共識 決退回專案小組

焦點事件記者王子豪報導

新北市長侯友宜(左)再度親自押陣出席環評大會,會議結束時,與與會者握手寒暄。遠方中間為會議主席、環保署長張子敬。(攝影:王子豪)

環保署今天(5/8)審查淡北道路二階環評,由於今天的會議定位為上次(3/13)未完成審查的延續會議,不開放民眾旁聽發言,但支持、反對兩方陣營仍各自在場外召開記者會、等候結果。環評委員在環評大會上無法達成共識,而後投票表決又出現通過、否決同票數,環評大會最後決議,此案退回專案小組審查,把問題釐清後再送進大會。

環評大會一開始,由於開發單位新北市政府提出補充資料,大會同意讓開發單位補充報告,但也引來在場外的反對方批評,認為是單方面阻止反對意見的參與發言。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再次以開發單位的首長身分到場,支持開發案。但隔壁列席的台北市政府則說,在有淡江大橋、淡水海輕軌的情況下,淡北道路應審慎評估。未來要如何提高大眾運輸系統的運量,應該要有具體的時程與計畫。

14名民間委員中,除了上次3月13日大會缺席的高志明以外,今天的大會,包括鄭明修、王价巨、劉小如、徐啟銘、馬小康、李錫堤等,共有7名民間委員缺席,不過出席委員仍滿足法定開會人數。出席的民間環委,普遍認為開發單位仍有許多問題未說明清楚,多數仍持反對意見或保留態度。

環委李克聰表示,新北市應該作出縮減車道的評估,而不是一句「不可行」帶過,此外他認為,若沒有主動規劃,公路系統只會瓜分掉大眾運輸系統的運輸量。

環委劉希平則強調,應該以化減淡水交通阻塞為主要目的,他說,淡北道路是猛藥,但如果建了淡北道路仍然沒效怎麼辦?興建淡北道路是不能回頭的,他認為,最好的方法是讓淡水成為機能完善的區域,如果工作、求學都不用去台北市,把人留在淡水,自然能化解交通的難題。

環委劉益昌則認為,在文化遺址上,新北市政府提出的「施工期間監看」是錯的。劉益昌說,施工中就不用調查了,需要的是施工前的調查,而且只要有重大影響之虞,就不能開發。

官方委員農委會代表則表示,對於開發單位提出的「生態異常標準」,例如訂在施工區域500公尺內、連續3個月紅樹林成株死亡率大於20%等,標準太過寬鬆。

新北市回應表示,市政府也是以提高大眾運輸系統為導向,但表示,目前的困境在於現有道路容量不足,也因此無法在現在的台2線上增設公車專用道、或提升公車的能力等,表示增建淡北道路是提高大眾運輸能力的前題;同時也承諾會在施工前完成文化遺址的調查報告。

在內部討論時,李克聰原本提出,如果一定要建淡北道路,那附帶「公車專用道」,確保發展大眾運輸系統,是最後的底線。然而一方面有委員提出交通運輸的規劃不是環評該做的事,同時由於並非由開發單位提出替代方案,環評委員或大會也無法越俎代疱。

內部討論1個多小時仍然無法達到共識,最後同意主席環保署長張子敬的提議,把「交通運輸問題」疑慮切開,先就「環境影響衝擊」的評估投票表決,若同意通過,再來討論交通運輸等問題,再以附帶決議的方式要求開發單位給予承諾。

7名民間委員,與扣掉主席的6名官方委員,最後投票結果,5票同意、5票反對、3票棄權。上次在環評大會以投票表決、出現同票數的情況,是在去年(2018)3月的深澳電廠案,當時最後是由時任主席的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投下同意票定案;不過今天再度面臨同票數的僵局,則有委員提出「退回專案小組」,把問題釐清、讓開發單位好好回答再來審。

最後達成退回專案小組、就交通影響、歷史文化景觀、生態異常標準等,再作補充、提出因應對策等的共識。

會後侯友宜步出環保署,與支持淡北道路的民眾致意,表示無法釐清委員的疑慮是市政府的責任,市政府會繼續盡力推動本案過關;隔空叫陣的反對方則認為,今天的投票結果,再次證明了開發單位對環境影響的評估不確實,甚至是避重就輕、答非所問。反對的民眾呼籲市政府,應該主動退回淡北道路的開發案。

贊成(上圖)、反對(下圖)雙方無法在環評大會上發言,不過各自場外動員。(攝影:王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