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一個移工之死

焦點事件記者侯百千、孫窮理

美國西雅圖聲援「佛格森事件」的抗爭。(圖片來源:Seattle Socialist Alternative

台灣,是一個很喜歡說「多元」,又很難真的跟「多元」這個概念連結在一起的社會,也因此,有一些在台灣發生的事情,讓人覺得難以想像。

8月31日,新竹發生了一起移工拒捕,而後被警方開槍射殺的案件。

當天當地民眾通報,有一名打赤膊的男子在該地砸車,懷疑有偷竊嫌疑,員警與兩名民防隨即到現場處理,在過程中使用辣椒水與警棍仍無法將其制止,最後在該男子意圖搶奪警車時,員警連開九槍將其擊斃,4號那天,移工團體出來,提出種種疑問,要求「調查真相」,並且質疑警察的執法,有「種族歧視」的嫌疑。

這樣的事情,很容易讓人想起2012年,發生在美國的事情,那一年2月,佛羅里達州的一個17歲的非洲裔青年崔旺・馬汀(Trayvon Martin),他在當地社區走動時,保安人員喬治・齊默曼(George Zimmerman)認為其形跡可疑,於是報警之後跟蹤,再前往盤查後發生了爭執,馬汀將齊默曼打倒在地,而後齊默曼掏出槍械反擊,將手無寸鐵的馬汀擊斃。

而後檢方認定齊默曼是正當防衛,不予起訴,當場釋放了齊默曼。在媒體報導之後,在美國社會掀起了輿論譁然大波,當時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受訪時也認為,馬汀是因為種族的緣故被認為是疑犯,他年輕時也有類似經驗,歐巴馬更表示,「如果我有一個兒子,他就會是崔旺這樣」。

如此的表態更催長了社會輿論的野火蔓延,在這樣的氛圍底下,佛州警察局於2013年4月逮捕了齊默曼,並展開調查,在同年6月該案開庭,陪審團又裁定齊默曼無罪,當庭釋放。這樣的結果激怒了全國各地的非洲裔社團,引發起了全國性的抗議,支持者紛紛在社群網站推發#BlackLivesMatter的標籤訊息,「BLM運動」就此萌芽。

而在2014年的8月,在密蘇里州的佛格森(Ferguson)又發了另外一起非洲裔青年麥可・布朗(Michael Brown)被警察射殺的事件後,運動更開始在全美延燒,甚至在示威行動中與警方發生激烈衝突,在事件發生地佛格森,警方出動重武器鎮壓下,引發更大的反抗,小鎮陷入了暴亂之中…

「BLM運動」與佛格森事件,不過是美國歷史上,因警察執法造成族裔衝突裡,比較晚近的例子,在美國人已經選出了一個非洲裔總統的時代,這樣的事情依然存在,衝突也不曾減緩過。

回到台灣來看,就如同所有歧視執法的命案一樣,事件總出現許多版本的詮釋,警方對手拿石塊的移工連開九槍,是因為緊張?還是種族歧視?開槍的動機如何?各方說法,加上各種腦補,說不清真相,但是「真相」從來不是好好地存在那裡,等你去找,沒有力量,也就沒有真相。

相較於非洲裔美國人來說,台灣的移工是更加弱勢的,他們並沒有本國人的「公民權」,也沒有政治上的權利、集體行動的基礎薄弱,在這樣的條件下,移工在工作上最簡單的權益:自由移轉雇主、基本的勞動法令保障、不受仲介剝削的權利…多年來仍難實現;在諸端不自由的條件下,想要「自由」離職,便成為「逃跑外勞」,受到更大的國家機器的壓力與社會的歧視。

事件發生後,網路上大量一面倒支持警察執法,甚至無法用「比例原則」討論警方用槍時機,更別說是探討身亡的外勞的結構處境,移工組織書空咄咄,沒有社會力量的支持,真相也將永遠被掩蓋下來,無法探問,無法追索。

距離1960年代,美國非洲裔人權運動已經半個世紀,非洲裔移民在現今的美國社會,早已享有完整的公民權與參政權、選出過非洲裔的總統,但是類似馬汀和布朗的悲劇,還是不斷的發生,可以看出公民權與參政權甚至也不是問題完整的答案,「多元」不是在華麗的詞藻中堆疊出的完美情境,而是在一次次長期的衝撞中達成的平衡狀態。

而在台灣,今年底移工大遊行前,移工團體發起「公投」,也不過稍稍擦到公民權與參政權的邊邊角角,一個號稱移民組成的社會,想像卻如此單一,所謂「多元」,不過是一次次國家級慶典中的裝飾,別說往前走路還很遠,連勉強的一點點的移動都很困難,一個移工之死,照見的是這個社會好大一片的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