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事件記者宋小海報導
夜宿行動第87日是蔡英文就職一週年,凱道部落帳篷外拉起「沒有人是局外人」布條,與去年就職典禮畫面重疊。(攝影:宋小海)
夜宿凱道進入第87日。去年(2016)的520,是民進黨總統蔡英文的就職典禮,而在新政府執政一年後,即成了抗議的象徵標的。
過了凌晨,蔡英文執政滿一週年,夜宿行動也邁入第87天。(攝影:宋小海)
5月20日凌晨,凱道帳篷裡未眠的人們坐成一圈說笑著,席間斷斷續續輪流高歌,多是經典老歌。導演林靖傑帶來兩位學生,聽著現場石頭的故事,以及現行辦法為何等同護航財團開發,而爭取傳統領域不分私有地,原先土地所有權並不會改變等種種理據。
「如果生命真是一條河流,哪裡才是我的出海口;漂流漂流,我是移動的傷口……」,帳篷區人們流動來去,時常身兼廚師、剛為眾人燉好熱湯的歌手毛恩足,拿起吉他,唱起自己創作的歌曲《移動的傷口》;在談唱間接近天明,人們才或離去、或進入帳篷休息。
自台東沿西部幹線北上的「非法組織」運來上百顆彩繪石頭。(攝影:宋小海)
日前花東幾位在地居民臨時組成「非法組織」,一週前放下手邊工作,自台東一路延著西部幹線,在高雄、台南、嘉義、雲林、台中、新竹、桃園各站停留舉行講座,並收集當地民眾提供的彩繪石頭。
520接近中午,運來上百顆石頭的箱型車抵達凱道帳篷,當人鏈搭起把石頭傳下車的時候,現場警察大喊一聲,「嘿,你們放東西不會報備一下?」 群眾不以為意繼續,時而模仿著警察「嘿」的大喊神態,笑聲四起。
其他來到帳篷的人,有的開始準備煮食,有的拿起畫筆為石頭添加色彩及意義,巴奈則帶著十多人離開凱道搭上捷運,準備去萬隆站迎接自花蓮徒步北上的兩位學生。
蕭竹均(前左)、Maital自花蓮北上200多公里,最後一段路程獲聲援者共同加入。(攝影:宋小海)
就讀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的蕭竹均與Maital,曾在3月底4月初兩度參與原民團體舉辦的記者會,認為目前立法院黨團協商無共識的狀況,可見政府也並未聽到民間訴求,於是他們決定從東華大學延著台九線,背著「捍衛完整傳統領域」紙板一路步行北上,目標即是在520這天抵達總統府送達陳情信。
經過200多公里的路程,蕭竹均與Maital在眾人陪同下抵達「凱道部落」,待在帳篷的歌手那布揮動著紅巾表示抵達終點,而接著群眾沿凱道推進至重慶南路口,是今年(2017)劃設辦法實施以來,相關抗議行動離總統府最近的一次。
群眾推進至重慶南路口,但總統府未有人出面接受陳情。(攝影:宋小海)
然而經過近一個小時的等待與警方僵持,總統府並沒有任何留守官員出面接下陳情。眾人評估長途行走的體力情況,決定撤回凱道帳篷。
布農族的Maital說,步行北上的想法是蕭竹均提出,雖然這是自己首度接觸社會議題,但對總統府的反應不意外,重點是過程讓步行過程與看到板子的人們互動,相互溝通瞭解傳統領域的問題。身為彰化漢人的蕭竹均也說,希望透過行動,讓更多非原住民的人注意這件事情;兩人把步行以來撿拾彩繪神話故事的石頭,擺放在先前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其他成員的石頭旁。
巴奈手持大聲公站在總統府前。(攝影:宋小海)
去年與林生祥、樂團滅火器一同參與蔡英文就職典禮演唱的巴奈,在先前行動已多次談及對蔡英文的失望,而一年後520來到時,總統府甚至連陳情都不願接受,她表示心中還是有被騙的感覺,而觀察近期蔡英文對於民調下滑的回應,還是一種完全執政、高高在上的心態,但最終政治人物還是會被人民選票檢驗。
「每個人都會做錯事,但下一步呢?要繼續錯嗎?」 巴奈認為,在蔡英文去年向原住民族道歉後,傳統領域不應區分公、私有地,應是最基本的概念,也是最基本該做的事,而現在蔡英文及原民會最大的問題是還自認在做對的事,就不會知道要反省。巴奈說,「放棄是最簡單的,我覺得我的耐心是來自於我不願意放棄。」
回到帳篷的群眾各自打理著晚餐,或拿出投影器材、板凳重新排放,準備小教室講座、歌謠教唱開張,夜宿行動仍在持續。
許多聲援者前來凱道部落彩繪石頭表示支持。(攝影:宋小海)
帳篷區內以簡易廚具料理共食。(攝影:宋小海)
徒步北上學生抵達凱道帳篷區。(攝影:宋小海)
群眾在向總統府遞陳情書的路途中。(攝影:宋小海)
學生自花蓮步行北上要向總統府遞交陳情書。(攝影:宋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