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兩公約國際審查 反迫遷團體:政府假清高、粉飾太平

反迫遷團體踩破蔡英文過去競選時的小豬撲滿,批評民進黨政府未落實前次兩公約國際審查的結論。(攝影:林靖豪)

焦點事件記者林靖豪報導

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主辦的「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審查會議」,今日(1/16)上午於張榮發基金會展開,此次審查將自今日起進行至本週五(1/20),並於週五進行結論性意見的發表;而在會議開幕典禮開始前,反迫遷連線與全台各地反迫遷團體集結於會場外,批評民進黨政府並未落實第一次(2013)國際審查會議結論,只會在國際專家面前「假清高」,並要求蔡英文政府立即解決迫遷的制度與個案問題。

依《兩公約施行法》規定,政府應建立人權報告制度,每4年生產一份國家人權報告,並邀集國際專家就報告進行審查;反迫遷連線成員林子勤表示,四年前第一次國際審查會議的結論性意見中,國際專家認為台灣的土地徵收、都市更新、遊民、非正式聚落等政策,皆未能充分保障人民的居住權,建議政府就這些問題進行改革,但經過四年,政府仍未落實前次會議的結論、提出具體的改革。

關於都市更新,反迫遷連線成員黃慧瑜指出,第一次審查會議針對《都市更新條例》中的強拆條款、不當的容積獎勵與缺乏民眾參與制度等部分,都提出修改的建議,但到目前為止,台灣完全沒有能落實這些改革的法案,然而在政府提出的兩公約國家報告中,卻聲稱政府的政策都符合國際人權標準,顯示政府根本不願解決問題;台灣當代漂泊協會執委郭盈靖則說,政府的遊民保障政策完全不合格,具體的問題包括無法掌握遊民人數、遊民的社會福利受居住地限制、缺乏遊民適當居住權的保障、缺乏使遊民免受人身安全威脅的保障等。

反南鐵東移全線聯合自救會會長陳致曉則說,去年(2016)全台反迫遷團體於凱道集結後,總統府副秘書長姚人多曾表示,府方會往解決迫遷爭議個案的方向努力,但至今仍未有任何動作,而內政部去年提出的聽證制度改革中,聽證仍必須由政府主動發起,人民不能決定是否召開聽證。陳致曉批評,「保障居住權」根本是民進黨用來騙選票的口號,若要落實居住權,民進黨該做的不是在國際會議中粉飾太平,而是應該走出會場,傾聽人民的訴求。

兩公約指的是聯合國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簡稱公政公約)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簡稱經社文公約),是國際間規範人權具體內容的重要公約,台灣於2009年通過並實施《兩公約施行法》,使兩公約具有國內法律的效力;依據《兩公約施行法》第6條規定,政府應依兩公約規定建立人權報告制度,目前台灣的兩公約人權報告,由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邀集政府各機關、學界與民間團體共同製作,每4年生產一份國家人權報告,並由人權委員會邀集國際專家,就國家報告進行審查,並由國際專家針對報告中的缺失提出建言,做成結論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