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拜耳併孟山都 全球農化資本面臨大整併

拜耳集團今宣佈以660億美元收購孟山都,成為目前農企併購案中市佔率最大的一案。(圖片取自March Against Monsanto網站)

焦點事件記者林靖豪、焦點事件編輯小組何友倫整理報導

孟山都與台灣反基改運動
反基改行動今年對台灣格外具有意義,去年(2015),衛福部修改基因食品強制標示的規範、《學校衛生法》明文禁止基改食品進入校園,而美國貿易代表署隨即在今年3月31日出版的「各國貿易障礙報告」中,將此兩項措施,列為貿易障礙,隨著TPP等自由貿易協定叩關,台灣方面能否抵擋美方壓力,堅守「反基改」重要的防線,值得注意。

自由貿易談判山雨欲來前的反孟山都日

經過4個月的談判與3度的報價,全球最大的製藥與化學集團之一的德國拜耳(Bayer)集團今日(9/14)宣佈將以每股128美元,總計66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全球最大的種子、除草劑供應商美國孟山都公司(Monsanto),這起收購案也是德國史上最大的企業併購案。接下來,拜耳與孟山都的併購案將送到世界各國超過30個反托拉斯審查機關進行審查,若順利通過,拜耳將成為全球農業市場中最大的企業,估計將在全球種子與農藥市場中,獲得25%以上的市佔率。

三大農企併購案席捲全球農業市場

國際巨型農企的併購趨勢,起於2015年12月陶氏化學(Dow Chemical Company)與杜邦(DuPont)宣布對等合併,今年初則是中國化工(ChemChina)宣佈收購全世界最大的農藥生產商先正達(Syngenta),再來是今年五月開始談判的拜耳收購孟山都案。三大合併案對於農業市場均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只要任何一個案子獲得主管機關的許可,皆會直接改變全球農業市場的結構。

陶氏化學與杜邦為化工業的兩大巨頭,於去年宣佈達成高達1300億美元的交易,雙方合併後,會有三大部門獨立上市成立子公司,包括農業部門、材料科學部門與特殊產品部門。目前合併計劃仍然在進行,然而在2016年八月,歐盟執委會已宣布將對該合併案進行反壟斷的審查,檢視合併是否會降低作物保護、種子或一部份化學產品的競爭,此外也有可能不利於創新。由於審查的緣故,合併勢必推遲至2017年。

你知道嗎?

一般外資投資母國企業,市場最直接會面臨到的情形是壟斷,所以政府機關會設立一個機構針對投資案是否構成壟斷進行審查,美國稱為反托辣斯(antitrust),歐洲為歐盟競爭法,台灣則是公平交易法。除了市場面臨不公平競爭的情形外,外資投資也會面臨到政治上乃至國家安全的問題,因此許多國家均會設置類似的組織審查市場經濟外的因素,例如台灣的投審會等情形,其中影響最大的機構為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

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

而中國化工併瑞士農藥大廠先正達案,收購金額超過430億美元,是中國國營企業海外併購金額最高的一次,本案在上月底已通過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查。值得注意的是,先正達過去曾拒絕過孟山都的併購提議,選擇中國化工的原因,據先正達首席營運長的說法,除了中國化工與先正達的產業鏈較能互補外,更應該考量長期市佔率的影響,先正達目前在中國的市佔率僅有3%~4%,若能併入中國化工,在可以大舉提升其在中國的市佔率。而中國方面,則將種子保護等核心技術視為戰略考量,以因應糧食自給率不足的問題,因此極需要先進的作物技術彌補。

至於拜耳與孟山都,兩者在農業的產業鏈上,各自有擅長的領域,孟山都在基改種子有領先全球的專利與技術,拜耳則是全球製藥龍頭,在作物科學方面也位居業界前段。兩者互補將造成一條鞭的市場整合,擁有壟斷性的影響力。批評者認為,合併將壓縮農民栽種作物的選擇與議價的可能,種子與殺蟲劑的價格上升,對農作物的供應體系來說將是重大的打擊。而消費者方面,撇開孟山都基改作物的爭議,食品多樣性的選擇也將大受影響,以美國黃豆為例,從三四十種的多樣性,在孟山都的壟斷下,市場上僅剩一種選擇。

三大合併案目前都在各國進行反托拉斯的審查,若三大合併案成立,將造成全球70%的殺蟲劑、全美83%的玉米種子集中在三大合併企業,若審查機關放行,則種子與農業化學的整合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階段,而農民、消費者與環境將付出極大的成本。然而另一方面,負責企業併購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審查機關,如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卻已經放行中國化工與先正達的併購案,是否影響後續反托拉斯的審查,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