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桃機第三跑道 環團要求環評

環團律師王絃如(左)與楊品妏(右)說明桃園機場第三跑道的爭點(攝影:侯百千)

前情提要

桃園航空城 進聽證程序 正反交鋒

焦點事件記者孫窮理

桃園航空城爭議,正式進入「聽證」階段,10月3日,桃園市政府與交通部分別在大園高中與國中同時異地,就「蛋白區第一期」與「蛋黃區」,舉行預備聽證,贊成方大規模動員,他們穿著紅背心,高比例地坐在聽眾席中,一一上台發言,並在聽證會大園國中會場外,於會議開始前,與召開記者會的反迫遷聯盟發生口角。未來預備聽證採取這種方式,還將舉辦11場,至明(2016)年2月,就預備聽證彙整的爭點,進行正式聽證會討論。

贊成開發的群眾,身穿紅背心,在會場中「紅衣部隊」展現要求桃園航空城計畫儘速通過的氣勢。(攝影:孫窮理)

在大園國中(蛋黃區)會場中,贊成方差不多佔據八十幾名登記、五十幾名實際發言者的九成,他們的論點,大量集中在對於台灣經濟發展競爭力減退的焦慮,認為桃園航空城建設將刺激經濟的發展,對於國家的建設有非常重要的幫助,此外,贊成方也多提出,在計畫區農業凋敝,休耕比例高,且土地污染嚴重,近來更受到紅火蟻等災害的襲擊,復原困難,認為該區農業土地沒有保護必要,需要進行開發。

航空城版迫遷聯盟對聽證會程序仍有許多批評,圖為9月30號,前往交通部遞交委託書,要求「蛋白區第二期」的居民也可以參與聽證。(攝影:孫窮理)

反方除對聽證程序進行持續質疑之外,也提出航空城開發對經濟發展的好壞、「第三跑道」的區位選擇、都市計畫的利用率…等爭點,希望在正式聽證會釐清,會後會議主席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系系主任洪啟東整理了「第三跑道及區位」、「自貿港區的必要性」、「產業專區」、「車站專用區」的規劃、「區段徵收範圍補償的合理性」,以及「徵收所造成的影響」等六個爭點。

在這一場會議裡,每一個發言者限制發言三分鐘,不過由於登記發言者可以由其他人代理發言,所以也有同一發言者接連「代理」接下來兩位登記者發言的現象,對於發言的內容,洪啟東並沒有介入,要求提出論據,或者聚焦在爭點的提出上,導致現場的發言經常呈現散漫而重複的現象,甚至有人發言時高聲唱歌,他也沒有阻止。

洪啟東解釋,在擔任主席之前,主辦單位交通部對於主持人都進行過模擬訓練,他的態度,就是讓發言者盡情發言,不會加以干預,「唱歌也不過是發言時的音調比較高了一點而已」,洪啟東說。

不過律師詹順貴對洪啟東的主持方式有意見,他說,「預備聽證」的目的就是釐清爭點,主持人必須作到程序上的指揮,要讓不同的意見可以交換,相互攻防,並且讓這些意見都能夠提出書狀、有論述及數據,並讓在場的行政單位即時回答,才能夠讓意見完整呈現,歸納出爭點。詹順貴說,目前像「公平交易委員會」或「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舉辦的聽證會經驗,行政單位位在客觀的位置,才能發揮作用,這一系列的聽證,卻由開發單位桃園市政府與交通部來主辦,這樣會產生問題。

至於聽證的效力,詹順貴解釋,雖然現行《行政程序法》第108條第1項後段,有類似美國「準司法」性質的聽證規定,依聽證的紀錄,由聽證會主席直接做成處分,不過目前台灣沒有一項法規有這樣的規定,聽證會只具有「諮詢」的性質,對於行政機關最後的處分(在這個案件,就是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委員會的決定),沒有拘束力,不過土審會在做決定的時候,需要對聽證會提出的爭點,提出為什麼這樣做的說明。

航空城計畫在經過聽證程序,通過土審會後,就可以進入徵收的作業,不過倒目前為止,計畫最核心的「第三跑道」甚至連環評都還沒有提出,詹順貴批判這是在環評前創造「既成事實」,就好像遠雄大巨蛋在環評前,就已經由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配合開發行為,把樹都移光了一樣,詹順貴認為這種行政機關的配合行為,應該被視作「開發行為」,在環評前不應該進行,否則徵收、拆遷都已經完成,如果環評沒有過,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是不可逆的狀態。

對於這些程序上的瑕疵,以及聽證會進行的種種問題,詹順貴說,他們會全程紀錄,未來也可能走上法訴訟的途徑。

 

焦點事件編輯小組、特約記者侯百千報導

桃園在地聯盟、航空城反迫遷聯盟,及環境法律人協會等團體,今日(6月21日)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立即對桃園機場第三跑道預定地啟動環境影響評估,並在啟動環評前停止徵收程序,不要再讓過去以徵收綁架環評的荒謬情形再現。

日前桃園機場淹水、跳電風波不斷,民進黨政府開始評估將中部清泉崗等機場升級的可能性(相關報導,為桃園機場擴建第三跑道的計畫增添變數;但環團批評,各地方政府在搶著擴建之前,應該先關注地方環境與徵收所帶來的實質傷害。

現場環團拿出資料,指出第三跑道未來不僅會有破壞農地與埤塘等環境問題,還必須迫遷2萬多戶的居民、徵收2000多公頃的農地;並在記者會上播放影片,指出民航局員在說明會時表示未來預定地為防範淹水需要大量填土,高度將達到11公尺,接近當地廟宇廟緣一樣的高度。居民蔡梅芬質疑,會造成如此大的損害,為何還不送環評?在環評之前就先行徵收程序,更是罔顧居民權益。

過去環團與居民要求環保署啟動環評未果,現今已進入訴訟程序。負責承辦桃園航空城環評公民訴訟案的王絃如律師表示,通過公民告知程序後,環保署仍拒絕進行相關之個案環評,因此已協助居民與相關民團提起環評的公民訴訟,目前案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下個月將進入言詞辯論。

王絃如指出,現在環保署與居民的爭執點在於實施環評的時機點。環保署以目前計畫還在「都市計畫」與土地管制變更的階段為由,認為內政部提出的特定區計畫並不是開發行為,並非實施環評的時機;刻意對於土地徵收與開發用地的行為做出切割,遲遲不願意啟動環評。然而王絃如指出,環評具有風險評估與預防的功能,只要對於當地居民與環境有不良影響就得展開環評,若等到土地徵收後才開啟環評,損害已造成,環評僅同於為政府政策背書的工具。

而一向不認為第三跑道有必要性的反迫遷聯盟代表王寶萱則表示,在4月底的聽證會中,民間團體已提出相關資料,指出桃園機場光是解決跟松山機場空域重疊的問題、並完成既有用地上之第三航廈的興建,即可使運量達6,200萬人次,滿足現在航空城計畫的目標運量,因此呼籲交通部和桃園市政府不要為徵收而徵收,應重新檢討徵收的公益性與必要性,並立刻針對第三跑道計畫開啟環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