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大學學費調漲 兩間申請未通過

焦點事件記者孫窮理報導

前情提要

6月3號,反高學費團體指台灣大學學費以購買力平價計算,排名全球第14〈台灣學費不高? 高教工會青委會:全球排第14〉,6月17日,返高雄費團體的行動〈大學漲學費 中華、樹人兩所申請

教育部在上週五(6/28)審議下學期(108學年度)學費調漲申請案,今年(2019)提出調漲的中華與樹人皆不通過。審議小組會議紀錄顯示,兩間大學不通過的共同理由為校內程序不完備、資訊不透明、未能讓學生充分表達,未充分回應學生意見,以及支用計畫不完善、未能直接用於學生及教學品質提升等。

2013年學費「凍漲期」結束之後7年以來,這是第3次未有學校通過調整學費。去年(2018)有高達16間大學申請調漲學費,最後僅有中興和文藻通過調漲;今年學費審議前,高等教育產業工會青年委員會曾指出,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計算,台灣學費排名全球第14高,呼籲教育部不要核准任何一間大學學費的調整。

台灣的大學學費調整制度,在1999年之前,為教育部統一制定,教育部訂定「彈性調整學雜費方案」後,改為由各校申請,教育部審議的方式,2001到2008年,多所學校調漲學費,其中以2004年的53所最高,2009年至2012年,進入5年「凍漲期」。

目前教育部審議學費調整的機制為2008年制定的《專科以上學校學雜費收取辦法》, 由教育部核算每年不超過2.5%的「基本調幅」(第7條)、前一學年未調者,可另行核算調幅上限(第11條)這個遊戲規則,同時要求學校必須先經過校內公開說明程序(第9條),再在「調幅上限」內,每年向教育部提出調整學費申請(第8條)。

關於大學漲學費與反高學費的歷史,請參見條目〈大學漲學費與反高學費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