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事件記者孫窮理報導
工鬥論壇今天(11/3)下午進行第二場「長照服務」的對話;綠社盟、民陣及時代力量代表出席回應。
工鬥方面由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吳靜如說明問題議識及主張,他認為長照服務供給不足,造成需要長照的家庭只好去聘僱廉價的血汗外勞,這個現象的存在,使得國家可以卸責,而藍綠版本的長照制度,沒有處理血汗外勞的問題。對此,工鬥提出三個層次的訴求,首先,必須讓聘僱外勞的家庭能夠利用居家喘息服務,接著,讓外勞適用《勞動基準法》,以上兩點使得外勞可以休假,接著,工鬥提出完全廢除由個人或家庭聘僱外籍看護工的制度,回歸機構僱用。
綠社盟支持三點訴求,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林依瑩對於工鬥徵求連署的訴求中,有「以稅收方式成立長照基金」文字略有疑慮,他認為稅收未必穩定,在簽署書上附加「穩定財源」四字後簽署,民陣周志文及葉建宏對於是先要求政府執行義務或者廢除家庭聘僱外勞順序,以及機構化照顧服務有所疑慮,要帶回討論,26號前會回覆,下午未出席的樹黨則簽署了訴求。
剛剛獲得時代力量提名的林依瑩長期在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推動走動式照顧服務,對於此議題有完整的看法,也引起最多的對話。
林依瑩認為機構服務目前不是床數不足的問題,而是服務品質不佳。2007年「長照十年」政策主軸都在「社區」和「居家」服務,林依瑩認為,這是世界潮流,全球收容失能者方式的機構都在下降。而台灣居家服務最大的問題不是錢,而是服務的模式要建立,他提出目前弘道的經驗,外勞住在住宿管理中心,不住在雇主家裡,採取走動式的外展服務,14位印尼同事可以服務20名老人,提供一個較佳的工作環境,月休八天,林依瑩認為,終止家庭聘僱是對的方向,目前外展式服務沒有人要做,家庭聘僱落日之後,或許有發展的機會。
不過引起更多對話的,在於林依瑩認為未來可以推動「居家服務所」,由從事照顧者創業,以營利的方式經營,對於失能者發展出混搭、走動式、all in one(多元、提供各項所需服務)的模式,他認為應該發展良善經營的營利組織,使得服務可以有較率及多元化,不過在營利模式下,如何避免在壓低成本(cost down)競爭下,造成勞動條件的下降,或者使得服務變成昂貴的商品,只有有錢的人才能享受得到,則引發爭議。
對於林依瑩希望透過營利組織推動長照服務,代表民陣發言,同時也是重度肢障,需要長照服務的周志文表示「憤怒」,他認為提供這樣的服務是國家的責任「不是我買,而是我應該要有」,在營利模式下,周志文覺得人被稱斤論兩地賣「我需要服務,但是就是沒有錢那又怎樣」,同樣重度肢障的民陣另一位代表葉建宏也認為長照服務應以社區、在地為主,但是他也強調,長照不應該是一種生意。
在《長期照顧服務法》已通過,而《長期照顧保險法》尚未立法完成,國民黨、民進黨對長照各自有其主張的情形下,關於長照制度的討論,往往淪為經費的口水戰,綠社盟賴建寰批判,民進黨330億的規劃,繼續維持剝削外勞的體制可能是夠的,而國民黨1,100億最後淪為現金給付,結果只是讓有心搶食長照市場大餅的財團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