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境外生保費擬調漲 本、外學生連署反對

焦點事件記者侯百千報導

學生團體召開記者會,反對境外生保費調漲。(攝影:侯百千)

立院今日(3/21)針對「陸生納保、境外生調漲保費」的《健保法》修正案,進行朝野協商,而學生團體境外生權益小組亦召開記者會,批評該修正案不公,將讓境外生每月繳納1249元的高額健保費,負擔比相當於月薪87600元的受雇者。學生團體認為,政府是「假包容,真壓迫」,民進黨政府應在中國籍學生納入健保的同時,停止調漲保費,並進一步檢討現行保費金額。

依現行規定,於台灣讀書之僑、外生可參與全民健保,費用每月1249元,學生自付749元、衛福部補貼500元,中國籍學生(陸生)則是無法投保。去年10月24日,蔡英文拍板修改《健保法》,讓中國籍學生可納入健保,但所有境外生保費須全額自付,也就是從自付749元,調漲為繳納全額1249元。12月19日,立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初審《健保法》修正案,未達共識下,全案送朝野協商。

境外生權益小組指出,對於就讀公立學校需繳兩倍學雜費的外籍生、受「三限六不」不能打工的中國籍學生、或任何經濟弱勢的境外生而言,調漲保費都形同再剝一層皮。目前境外生權益小組已發起聯署,反對調漲境外生保費,共有三百多名外籍與本國學生、五十多個學生團體參與連署。

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蘇子軒表示,境外生只使用繳納保費一半的使用額,民進黨政府卻反將僑外生保費都調高,無疑是將境外生都當作搖錢樹。他說,就算是外籍生現行保費749元,也相當於台灣人月薪五萬元上下的負擔比,明顯違反「量能負擔」原則,政府應重新檢討保費,不分國別、單以個別經濟能力,作為繳納保費依據。

目前中國籍學生未納入健保,僅能投保金額相對高昂、領取條件限制較多的商業保險,且受到「三限六不」限制,中國籍學生在台不得打工,對於許多經濟較弱勢的中國藉學生來說,就醫是一個沉重壓力。就讀台北醫學大學的中國籍學生張郁說,自己來台念書3年,因商業保險給付不易,又沒健保,一次看病金額就高達數千元,所以他經常放棄就醫,或僅到藥局買藥減緩病情,時常讓小病變大病。

張郁表示,《健保法》修正案推出後,號稱平等的讓中國籍學生納保,但高額保費又加重了境外生的經濟負擔,這樣的修法並不是真的進步。張郁認為,每年境外生繳納的健保費,扣除支出都有大量盈餘,若政府真的重視平等,將中國藉學生納入健保外,同時也要考量學生經濟狀況,以「量能負擔」原則考慮保費金額,才是真正的體現人權。

根據《全民健康保險法》第9條,在台欲納保之外籍人士須有「居留」身分,但過去中國籍學生受《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限制,不像其他外籍學生,來台六個月後可取得「居留」身分,僅是「停留」身分,也就不能納入健保;馬英九政府曾提過修改《關係條例》,但草案送入立法院後,因反對聲浪過大而不斷拖延,也讓在台讀書的中國籍學生遲遲無法納保,僅能參加給付條件較高、更昂貴的商業保險。

直到去年10月蔡英文拍板,基於人權價值與人道考量,將修改《全民健康保險法》,讓中國籍學生比照僑生、外籍學生納入健保,但也考量政府「資源有限」、社會保險的「公平性」,修法所有境外學生,保費都需全額自付,每月1249元健保費。另外,也因未修改《關係條例》,中國籍學生在台身分仍是「停留」,而非「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