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新加坡、紐西蘭、汶萊及智利共同發起跨太平洋區域經貿整合–「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TPSEP)」。2008年9月美國加入TPSEP談判,變成主導力量,並於2009年將協定更名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繼美國之後,祕魯、澳洲、越南、馬來西亞、墨西哥、加拿大、日本陸續加入,成員擴充為12國。
美國 積極介入TPP的可能原因包括:2008年下半年的經濟風暴導致美國身陷經濟困境、反恐與伊拉克戰爭逐漸告終、中國政治經濟的崛起,故美國需要將戰略重心 移轉到亞太。2009年,歐巴馬開始積極推動「重返亞洲」戰略,核心的重點就如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說的,重返亞洲的承諾「不僅是攸關亞洲的利益,也攸關美國 的利益。」而TPP就是扮演美國重返亞洲,確保亞洲經濟發展過程符合美國利益的工具。
在美國主導下,TPP草案由美國提出,其中具 爭議部分包括:成員國的國營事業必須「競爭中立」、紡品原產地「從紗開始(yarn-forward)」、具拘束力的勞工與環境協定、利於跨國企業的「投 資者與政府爭端解決機制(Investor-state dispute settlement, ISDS)」、要求各國農畜業進行市場開放、延長藥品專利期等。這些爭議,很大程度反映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利益矛盾。
然而,2013 年日本加入TPP談判後使矛盾更為複雜,由於日本力阻國內稻米、小麥、豬/牛肉、乳製品及砂糖等5大農產品市場開放,導致日美兩大強權出現衝突,整體談判 陷入僵局。此外,歐巴馬也一直無法取得讓國會快速通過談判結果的「貿易促進授權法」(TPA),難以推促TPP進展。故2013/08,在第19回合談判 後,成員國決議改以小規模會議、電視會議等彈性方式,就陷入僵局之部分進行非正式談判。
2015/10/5,TPP十二國在美國亞特蘭大達成協議,第一輪的談判終於有所進展,目前已經進入將協議送交各締約國國會,完成國內程序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