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孫窮理
俄羅斯在2月24號清晨起,對烏克蘭展開攻擊,但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堅持留守、上下全力抗擊下,俄軍的攻勢並未如預期順利,至今仍未能佔領重要城市,甚至也未能取得制空權,俄軍能否在美國預估的96小時內,攻下烏克蘭首都基輔,已經成問題。
戰事拖延對俄軍十分不利,俄方在25號就釋出願意在白俄羅斯首都明克斯談判的消息,不過澤倫斯基以白俄羅斯為入侵「共犯」而拒絕,要求改到其他地點進行談判參考,在俄方短時間內沒有把握完成「斬首」,推翻澤倫斯基政權下,這一次的入侵行動,是否有可能以「談判」告終,值得觀察。
俄方對澤倫斯基政府的要求,可能就是不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維持中立與非軍事化;對俄羅斯來說,烏克蘭幾乎已是「北約東擴」的最後一道防線,因此不惜以入侵行動來阻止這個發展。
冷戰結束後,北約集團過去圍堵蘇聯的任務結束,在其「轉型」的過程,頗經一番波折。前美國國務卿倫斯斐曾經提出「新、舊歐洲」的說法,隨著冷戰結束,過去美國的西歐夥伴(舊歐洲),如德法等國主導的「歐洲一體化」,造就美國的潛在競爭對手,並影響美國介入歐洲事務的機會,關於歐洲安全的「大西洋路線」與「歐洲路線」之爭於是產生。
最終在1990年代,美國主導的「波士尼亞戰爭」與「科索沃戰爭」,並連結倫斯斐口中的「新歐洲」:對俄羅斯懷有敵意的前華沙公約組織及前蘇聯加盟國,北約幾波東擴,再形成對俄羅斯的圍堵情勢,而美國與「舊歐洲」之間的博奕關係,始終存在,這也可以從這一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中,北約國家態度的不一致,被觀察到。
戰爭的結果或難預料,而戰後,西歐對俄羅斯能源供應的依賴、在大國博奕下,被認同撕裂的烏克蘭,以及俄羅斯與西方對對抗,這些基本形勢依舊,而這就是戰爭殘酷的地方,對於發動戰爭的人來說,未必能帶來多少改變,但對於因此家破人亡的人來說,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 「北約東擴」的歷史,是觀察歐洲形勢的一個很好的材料,請看我們整理的條目:〈後冷戰時期的「北約東擴」〉